我覺得我來寫這個應該會被很多人討厭,這件事有點像是那種不能說的秘密,很多業主很喜歡這樣做,我們營造也會滿足業主需求,但實際上他是有風險的,可以不要盡量不要,不然要建築法規要幹嘛。
所謂二工,二次施工,就是在使用執照取得之後,後續再進行施工的項目,可是很奇怪阿,使用執照現場勘驗時,照理來說就是這棟建築物之後實際使用的樣子,沒有裝潢的話,為什麼還要施工呢?因為各種地目有各自的容積率,這塊地最多最多可以蓋多少樓地板,從一開始就限制好了,有些業主為了增加樓地板面積,增加使用空間,會自行加蓋夾層、樓中樓之類的空間,而這些增加的樓板有些在初始結構計算的時候就已經考量進去,但那些年分比較高的住宅可就不一定了,有些老屋翻修業者可能在沒有作結構補強的狀況下就增加樓地板面積,這是很危險的,所謂二工做出來的,就是違建。
Photo by Aaron Huber on Unsplash
Table of Contents
▋ 新建案常見的二工
我們在做新建案,最常碰到的二工就是增加夾層,什麼樣的案子最有可能發生呢?就是在不是一樓的空間,樓層又蓋的特別高的建案,很有可能就要在二工時增加夾層樓地板,這是新建案最常見的二工形式。
至於住宅案中,有些建案會做造型柱,這個造型柱是空心的,你在外面可以看見這個造型柱的另外三面,第四面藏在室內側,通常會加封一道牆把他藏起來,之後的二工,就是把這道牆打掉,室內就多了一小塊空間可以使用,消費者通常都很開心。
關於這點其實建商很賊,他把二工的項目留給你自己做,我取得使照的時候全部都是正常的喔,是你要把我造型柱的牆給打掉,才多出這個空間的,不關我們建商的事,碰到檢舉你要自己想辦法封回去,不過說實在話如果每戶都這樣做,大概也不會有人來檢舉。
這部分建商在買賣坪數上不會跟你多收錢,但這跟雨遮計不計坪的道理一樣,建商可以不計坪,但是單價會拉高,你覺得建商有可能做慈善事業嗎?我們出門工作9成以上都不是在做慈善事業了,建商怎麼可能送你。
另外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google二工這個關鍵詞,名列前茅文章竟然是遠雄寫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買他們家房子,不用去擔心二工違建的問題,有經驗的讀者可以留言告訴我嗎?
▋ 為什麼要打好鄰里關係
我真的覺得我講這個一定會有些人出來講話,但說實在話,我進營造業到現在很少碰到沒有二工的,在這種有二工的情況下,打好鄰里關係真的超重要,如果你在蓋房子的時候跟左右鄰居有些許衝突,那他之後檢舉你二次施工可有得你受的了。
常見的衝突像是什麼呢?有些業主在鑑界的時候,發現隔壁圍牆的基座吃進自己地界大概五公分,就很堅決地說:「是我的地,我一公分也不能讓。」要求鄰居要打除圍牆,隔壁業主也很語(ㄏㄨㄛˇ)重(ㄇㄠˋ)心(ㄙㄢ)長(ㄓㄤˋ)地跟我們業主說:「你最好就不要動二工,你敢動你試試看。」
雖然說這件事不管是任何一方都不對,隔壁業主為什麼要把圍牆蓋到別人地裡,還有我方業主為什麼要動二工,這兩件事都不對,但若你在一開始就得罪你鄰居,你鄰居有很多方法檢舉你,噪音汙染啦、空氣汙染啦、路面汙染啦、非法外勞啦、二工啦,包準大家有得玩。
▋ 出錢的最大,你確定?
再來我要講的是,有些業主態度真的很囂張,覺得自己出錢很了不起,所有人都是他的奴才似的,把工程中所有師傅、主任及工程師都得罪光了,還洋洋得意說你們都是我請來的員工,全部都要聽我的,我只能說,不做最大。
這業主的下場不太好,由於他的案子有二工,我們做工程的也滿知道要怎麼不動聲色又忍氣吞聲的,表面裝沒事的幫你把案子完成,等你二工做完的時候,還不需要我們出手,別人就檢舉他了,所以說保持謙虛很重要,當然這只是特例,很多大老闆都是很客氣的。
工程先生的臉書專頁↓
▋ 結語
都會區土地寸土寸金,有些業主為了爭取更多使用空間,偷偷的(也沒多低調)去施作二工,這我不予置評,領人薪水我也沒辦法說不做,但可以的話還是盡量不要喔,被舉報違建拆除是很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