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蓋房子的工程師,閒暇之餘我還滿喜歡閱讀建築相關書籍的,尤其是我本身患有鼻過敏,以前都覺得用藥或是運動來改善體質,殊不知住宅設計跟建材的選擇對健康也是有影響的。
Photo by Johann Siemens on Unsplash
個人在看完健康住宅設計相關書籍之後,感覺上健康住宅跟綠建築稍微有點異曲同工之妙,降溫、通風、節能都是主要設計重點,健康宅還需要備有除溼的方案,當然裝潢也不能殘留甲醛等有害物質在裡面。房子蓋好之後,我們可以藉由裝潢跟選材來避免一些室內汙染,但通風這方面,跟格局很有關係,如果你沒有多餘預算去更改格局,最好也不要住進那種密不透風的房子,否則就得增加一些機械設備,只能說,房子處處是學問。
Table of Contents
▋健康宅的幾個條件
要滿足以下健康宅的條件,我覺得房子不夠大可能還有點沒辦法全部達成,書中的案例多半是獨棟住宅的形式,對於我們住一般公寓大樓的老百姓來說,就取其中幾個可以參考的部分,不用勉強一定要全部達成。
1. 通風
我在先前的文章有提過房屋格局的問題,可以參考這篇:【房屋知識+】判斷格局好壞的基本判斷準則-建築篇,好的格局能讓房子自然通風,先決條件就是要有兩個以上的開口,可是有些套房式的建案就是沒辦法,怎麼辦?
先天條件限制的房屋,可以使用全熱交換器來換氣,全熱交換器跟我們蓋房子的時候有件事很像,通常我們建築物的排水系統都要有洩水坡度,好讓汙水可以順著重力往下排放,但有時候就是做不到,那怎麼辦?
這時我們會用揚水馬達把水打到汙水池去,這揚水馬達就跟全熱交換器有點像,只是一個交換水,一個交換空氣,我們用電力解決先天條件不足的問題,畢竟不是所有的房子都能盡善盡美,我們可以另外想辦法解決。
2. 室內溫度調節
建築節能一直是綠建築裡很重要的一個項目,夏天外面的熱能不會全部跑進建築物內的話,我們就不需要那麼多空調能源,也就會比較環保。
氣溫變化不要太大對人體的健康也有所助益,雖然這都能用空調解決,但多一個環保議題加入,對我們未來環境的負擔也就比較小,也算是功德一件。
至於不動用空調調節氣溫的方法,大概有前面講的通風、用low-e玻璃、種植生牆、遮光窗簾等等,其實重點就是在阻擋烈日,通風+遮陽有沒有讓你想到什麼事情,對,就是夏天在樹陰下乘涼,不是什麼神奇的秘密,大自然早就告訴我們了。
冬天保暖在台灣比較沒有什麼特殊作法,在寒帶國家就會有地熱系統,台灣的分離式冷氣也比較常只有冷氣,緯度比較高的國家則是冷暖氣都會有,我們的溫度也不會到零下,待在室內蓋好棉被其實就不會很冷了,真的冷,用個小太陽也就解決了。
不過有件事情的調整可能可以增加你居住的舒適度,就是用木地板取代原本的拋光地磚當地坪裝修材,木地板的比熱比拋光地磚大,冬天比較不會跟地磚地板一樣冰到不行,不過說實在話,穿個拖鞋也解決這件事了,實在沒有必要勞師動眾。
3. 除溼
除濕跟通風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項目,如果你住過大學宿舍的套房,通常浴室都是沒有對外窗對吧?那樣的環境浴室就很容易發霉,就是因為通風不好的關係。
所幸通風不好可以用機械除濕的方式處理,現在浴室有很多三合一暖氣機,可以除濕、可以通風、又可以加熱(應該沒人想在浴室裡面裝冷氣吧),多多少少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網上有些資料說浴室種植物可以除濕,雖然我也在浴室種植物,但我不是很相信這個說法,就算真能除濕都沒有放一台除濕機在浴室裡面快,而且植物不需要水嗎?要水就會有蒸散,有蒸散就會加濕,這是避不掉的循環。
4. 除蟎
這跟健康有關係應該不用我來說明,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事了。塵蟎會造成鼻過敏,這一樣需要用通風跟室內採光來改善,最直接的方法還是勤於清理,不然那麼多家電廠商推出除蟎機要幹嘛,過敏嚴重啊。
5. 採光
據說在永夜的國家自殺率很高,在整天都是陰暗狀態的房間心情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採光是心理方面的助益,不過健康本來就是身心靈都重要,不是那個單方面的問題。
採光跟室內溫度相互影響,如果你不能適當阻絕熱能,直接的採光會造成室內溫度過高,空調能源消耗過大也不是我們所樂見,所幸現在隔熱紙跟遮光窗簾都很方便了,不是什麼大問題。
6. 綠化
綠化是我覺得很舒服的一項措施,至於實質上對健康有什麼幫助,要多少才對健康有所幫助,對那種症狀有幫助,這我不是專家,我沒辦法回答,我只知道我心情會變好,但這只是我的感覺。
在原本沒有深度綠化的住宅中,自行添購盆栽、加裝層板、掛盆,改變佈置等等,就是很有趣的工作了,重點是綠化自己的家,一點也不貴,小盆栽幾十塊就有,稍微大盆一點的幾千塊,你不會想要在家裡種樹吧。
✏️延伸閱讀:【下班後的人生】如何在不平整牆面上掛上花盆-浴室篇
✏️延伸閱讀:【下班後的人生】陽台改造DIY,看了那麼多教學,是不是還不知道該如何開始 ?
7. 隔音
110年推出的樓地板衝擊音規定,就是在增加居室空間舒適度的法規,雖然我不知道立法者是誰,我只想說,至少有人是在關注住宅健康這件事的,他應該也是個被樓上叨擾到受不了的有為長官吧。
有很多放進住宅裡可能很不錯的工法,礙於經費問題不會被建商採用,像是這個樓地板隔音就是一個。未來可能是建築能源自給自足的設計會被納入法規,這些不能直接產生利潤的工法,通常要以法規來規定才會實現,畢竟你很難要求每個建商老闆有社會責任。
✏️延伸閱讀:【房屋知識+】110年後新成屋的樓地板隔音規定
▋結語
比起以前的房子,只是提供遮風避雨的空間而不太考慮通風採光的問題,現在的房子已經進步很多了,但如果可以更好,我們為什麼要停在原地呢?加點小巧思讓住宅更舒適,更不容易生病,對我們的生活也大有幫助,是吧?
↓↓↓工程先生的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