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工地很多同事會茶餘飯後的話題,應該說抱怨大於稱讚的話題,很多營造廠的工地主任沒辦法自行決定發包廠商,所以我們抱怨的對象常常是公司採購XD
人是很不願意改變的物種,所以哪天你要是碰到一位整天都在想有什麼新的事情可以學,有什麼新的做法可以執行,過去發生的事有什麼值得檢討的,那恭喜你,老闆碰到優秀員工,主管碰到優秀下屬,同事遇到優秀同事,可喜可賀,不過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這種人就是了,過去用什麼工法現在就用什麼工法,過去用什麼廠商現在就用什麼廠商,不用找新的一切都很輕鬆,反正過去可以,未來為什麼不可以,不是嗎?
Table of Contents
▋混凝土施工規範
為什麼要先提混凝土施工規範呢?因為混凝土基本材料及施工要求裡面有一條寫說:混凝土自加水攪拌開始,經過 90 分鐘而仍未澆置者即不得使用(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綱要規範】第03050章V11.0第3.4條,文謅謅的我就不加贅述了)。
這條文有但書,就是有加緩凝劑的混凝土,可以在現場拉坍度,監造看了同意,而且時間在120分鐘內,這種混凝土還是可以用,真是夠麻煩了。
這條施工規範背後的原因是,混凝土拌合後會隨著時間越來越乾,過了九十分鐘後流動性就變得不太好,會非常容易產生蜂窩,所以規定要退料。
不過要怎麼知道混凝土有沒有超過九十分鐘,請看料單上面會有一個出廠時間,自己加加減減就好,不是什麼很困難的問題。
▋混凝土預拌廠近的好處
如果你的混凝土預拌場就在你工地隔壁,基本上不會有90分鐘的問題,假設混凝土廠到工地只要5分鐘,就算今天預拌廠的工地很多澆置量也很多(俗稱的出大料),沒有幾台車可以跑你的工地,只派三四台車來你這,下完料再回去裝都綽綽有餘,絕對不會超過90分鐘。
還有一個狀況預拌廠近有很大的好處,就是等尾數的時候,所謂的尾數,就是最後一台不滿一台車的混凝土數量,通常是2~6米,叫料叫的準不準就看顧管尾那個人的功力,壓送車的師傅其實也會算,不過他們為了不要等都會跟你多報,看你怎麼取捨。
一般預拌廠遠的我們寧願多叫一點點,畢竟等尾數半小時以上就過去了,但預拌廠近的話比較會偏好慢慢補,反正很近,五分鐘就到了,壓送車的師傅也不會在那邊一直催,心理壓力沒那麼大。
我曾經碰過預拌廠太遠的,司機還會找不到路,本來遠就已經拖很久了,找不到路拖更久,你說找近一點的司機會不會對路況比較熟,一定會阿,因為這就是他平常送料的範圍阿。
▋影響混凝土廠發包的因素
有些營造廠堅持用三大混凝土廠,但工地這種東西,遍布全台各地,就算三大混凝土廠已經有「三」,還是很難涵蓋全台灣,所以這是其中一個沒辦法用到太近的混凝土預拌廠的理由。
另一個理由是:公司採購發包嫌近的預拌廠單價較高,不願意採用,他們是在完美執行任務,完美的壓低成本,距離遠近不再考量範圍,成本在。
還有一種狀況是:公司同時發包了兩三家混凝土廠,但工地端都只叫其中一家,過了一段時間,公司採購打來問為什麼都只用其中一家,想當然爾主任的回答是:因為距離近好配合阿。
營造廠在發包通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採購發包權力全部都在公司的,另一種是工地主任有採購發包權力,兩種各有好處,第一種是為了防止工地主任收取回扣,算是控制營造成本的方法,但遠在天邊的採發有時候真的無法體會工地作業的困難。
第二種方法,我還真聽說過工地主任拿回扣拿到把下包商的公司整個買下來,這對業主,對營造廠本身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覺得採發權力在公司是比較好的,不過最好是工地主任有參與討論的權力,而不是單單用價格決定廠商。
✏️延伸閱讀:【工地人生】無發包權工地的營造成本控制重點
▋結語
混凝土廠近對施工品質也是一大好處,如果未來有機會參與發包,除了價格,遠近也是個很重要的參考事項。
↓↓↓工程先生的臉書專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