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考試腦科學-如果你在考證照,可以試試書中的方法

by 工程先生
Published: Updated: 1.7K views
考試腦科學

對於考試,個人是沒有什麼好感,因為會考試跟會做事基本上是兩回事,可是這本考試腦科學,講的不單單是要怎麼考試,而是要怎麼記憶,要怎麼學習,對工作是有幫助的。


以前學生時代總是囫圇吞棗的讀一些東西,上完課不複習,考前才在臨時抱佛腳,就算心血來潮有複習,也只是在上完課當天看那麼一次,就不了了之了,一定是直到考試前一刻才會有第二次複習,這種記憶程度,考試可以,對於你必須隨時從腦袋提取的知識,那是不太行,考試腦科學就是在講述要怎麼讓知識內化,讓你在工作上比較容易提取,除此之外,假如你最近有要考什麼證照,這本書中的方法倒是滿受用的,畢竟他書名本來就是「考試」腦科學阿。


Photo by Alexander Grey on Unsplash

▋ 記憶的分類

記憶有分成長期記憶跟短期記憶,想要在工作上可以隨時提取更多知識,就要讓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這不能用考試那種臨時抱佛腳的方法去讀圖、讀資料,用習慣上輕鬆的方法,保證你沒多久就忘記了。

我們大腦吸收進來的資訊會暫存在海馬體,就有點類似電腦的記憶體那樣,要把吸收近來的資訊快快忘掉還是進入長期記憶,是由海馬體決定的,短期記憶要轉成長期記憶八成很耗能,不然怎麼會那麼痛苦。

欺騙海馬體

好在有稍微輕鬆一點的方法,我們可以藉由欺騙海馬體來達成長期記憶的功能,但海馬體會被什麼狀況欺騙呢?

要讓海馬體會把資訊轉存進長期記憶,這件事就得跟跟生死攸關。在遠古時代,如果你被獅子老虎攻擊卻不記得牠長什麼樣子的話,你下次碰到同樣狀況的話就死定了,這就是生死攸關的事。

但現代社會你不會在馬路上碰到獅子老虎,取而代之的就是危險的事情,會讓你心跳加速,分泌腎上腺素,讓你緊張,就是類似生死攸關的狀況。

另外還有饑餓,情緒大幅度的波動,也會被大腦認為是生死攸關的事,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的記憶,有趣的是,重複也會被大腦認為是生死攸關,但要怎麼重複,是有技巧的。

讀書的時機

首先是讀書的時間點,什麼時候讀最能幫你記得更勞呢?答案是吃飯之前,你餓肚子的時候。對以前有一餐沒一餐的時代來說,餓肚子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對吧?

所以如果你有什麼需要背誦的知識,吃飯前讀,飽食不讀書,你血都流到胃部去了,只會想睡覺而已,不會想讀書,不要那麼折磨自己。

重複的頻率

這邊就要提到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忘記事情,在最開始的20分鐘遺忘最多,慢慢的會忘得越來越少(其實你能忘的東西本來就越來越少,因為記得的已經不多了XD),所以我們要照著這個遺忘曲線的幅度去複習才最有效果。

那要怎麼安排呢?假設你今天學了新東西,第一次複習要在隔天,第二次複習在第一次複習的一個禮拜之後,第三次複習在第二次複習的兩個禮拜之後,第四次複習在第三次複習的一個月之後,這樣大部分的東西就都記得了。

當然這是在講基礎知識的部分,如果是明天就要用到的資訊,比如說上台簡報,那你不太可能一個月前就全部記得要講什麼,短期記憶還是滿重要的。

輸出大於輸入

不知道你在求學時期,老師有沒有跟你說,把別人教會的人學到最多,講的就是輸出大於輸入,你別小看輸出的動作,大部分的人不喜歡輸出,就是因為輸出是痛苦的,你要把資訊反覆咀嚼整理之後,才有辦法教別人,這過程其實不輕鬆。

就像我現在寫這個部落格,想把幾萬字的書轉成幾千字的摘要,就要先判斷什麼資訊重要,什麼可以略過,整理出邏輯,才有辦法寫出來,最重要的是你要記得內容,這樣我對這本書的印象就會比較深刻。

這種痛苦的過程,也是情緒波動的一種,你會覺得煩、覺得累,杏仁核起反應,就能欺騙海馬體,讓記憶進入長期的大腦皮層區。

▋ 結語

上面介紹的是書中的一小部分,考試腦科學,如果你有考證照或考試的需求,不妨買來看看吧。

  • 考試腦科學:日本腦科學權威教你最強海馬迴記憶法,幫助備考者輕鬆過關! ➤ 博客來 / MOMO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有時候書要貼momo連結,我會跟你說momo賣的書真的比較便宜,如果你有機會辦張1分鐘內辦好的momo卡(前提是你有富邦信用卡,沒有的話大概一個禮拜),那還可以再打96折,重點是,今天買明天就到了,應該比博客來快很多吧。 點此連結申辦可得200元購物金:申辦連結

↓↓↓工程先生的臉書專頁↓↓↓

 

   

嗨,我是工程先生,營造學院創辦人。營造業是個資訊很封閉的行業,大部分經驗只能靠業內傳承下來,希望盡自己的一點小小心力,把業內的知識及生活分享給大家。我寫的工程相關的文章都整理在 工程系列文章總整理 ,繼續更新中 ! 每周一發布新文章,歡迎追蹤FacebookInstagramThreads 😊

看更多相關文章

 

我是工程先生,

寫了一本小說。

今日熱門文章

營造學院是一個讓營造業相關從業人員交流、一起進步的地方。
合作或邀約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error: 對內容有興趣,歡迎至工程先生粉絲專頁找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