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計價方式在淺談工程估算裡面有介紹過,基本上不外乎面積、重量、時間還有打包成一個單位的一式,計算的方法不難,難就難在這許許多多的工項讓人看了頭昏眼花,如果你想正確地知道廠商有沒有灌水,那還真得扎扎實實的自己去計算才行,算完你可能會覺得廠商這邊也灌你水,那邊也灌你水,所以怎麼辦,自己算就對了。
業內知識
近日有些不肖建商老是用缺工缺料工資上漲的理由要漲房價,我想說的是,那你今天對下游廠商砍價砍到見骨的時候,你有想要回饋給消費者嗎?況且工資上漲所佔比例與房價上漲的比例根本就不是等比上升,有些材料合約簽的還是期貨合約,今年蓋的房子用的還是去年鋼價,那請問鋼材價格飆漲怎麼會跟你房屋成本有關係呢?
只要營造公司業務來源是公共工程,大部分都會需要撰寫三大計畫書:施工計畫書、品質計畫書跟職安計畫書,大部分公司內部員工至少會有人會撰寫這些計畫書,比較少看到外包的狀況,不過近日碰到廠商要找施工計畫書代筆的案子,應該是屬於公司規模較小沒有專責內業人員的關係,花錢省時間,也是一種選擇。
Photo by Micah Williams on Unsplash
前陣子在2021年6月24日時美國佛州濱海的一棟南尚普蘭公寓大廈倒塌,在台灣的我們看到新聞報導很驚訝於難道美國也有豆腐渣工程嗎?一般大樓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怎麼會25年就倒塌,於是乎媒體就開始猜測倒塌原因,不過也跟太魯閣號事件一樣僅止於事件發生的幾個禮拜內,之後就不再關注,我們就來看看ICE(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在2021年8月4號的文章中,調查的結果如何。
關於清圖這件事,由於它實在非常複雜也太吃工程經驗以至於網上沒有什麼介紹該如何進行的文章,以下就針對我所知道的一小部分來簡單說明,跟法規、施工順序等等跟經驗相關的事情不熟悉,至少最簡單的圖面衝突還可以整理出來。

我在營造廠的這幾年,實在看不太到二十幾歲的新血加入這個行業,營造業除了缺工之外也缺工程師,我想的到不踏入這行的原因通常是環境,環境髒亂,怕跟工班起衝突。我也曾經害怕過,不過這行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不堪,究竟工程師的一天,都是怎麼過的呢?
Photo by Clay LeConey on Unsplash
對於BIM建模,以我的角度是想學習者的心態在寫這篇文章,不過對於製圖者我想說的是,即便有辦法完整並且精細的建模,到現場去沒辦法發現圖面與實際施作不一致之處也是白搭。營建業界很少內外作業都強的,所以期許將來要學習建模軟體的學習者,包括我自己,不單純的只是紙上談兵。
Photo by Saad Salim on Unsplash
在google上搜尋工程估算,除了廣告項目裡一些工程顧問公司的付費估算項目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網頁在講述這件事情,營造業的前輩說:就是因為營造業的資訊如此不透明,所以我們才有獲利空間。其實作為一項產品,你也不太可能知道所有組成零組件的單價,車子如此、手機如此、連不起眼的生活用品也是如此,都是業內的秘密,找不到資料也是正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