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粉光工程是混凝土灌漿之後的一項附屬工項,以前我在建商工作時從來沒碰過,是到專蓋廠房的營造廠才碰到,你說它主要的作用是什麼,說實在話我也沒有很了解,但有做,這個狀況會少很多。
分項工程
以前還沒做過鋼構的時候,應主任的命令寫了一本整體施工計畫書,洋洋灑灑的寫了好幾萬字之後,唯獨缺了Deck板工程,真的是小菜鳥一個,沒有Deck的鋼構,那人要會飛,那棟建築才能用。
地下室外牆的自黏式防水毯,是防水工程的一個分項,顧名思義它主要就是用在地下室外牆的工法,但它是「其中一種」方式,沒有說一定要用自黏式防水毯,只要能擋水,都叫防水工程,不要為了省錢不做就是了。
通常我們工程師在進到一家新的營造廠工作的時候,不見得會從頭開始,尤其是我在換公司之前,就沒什麼碰過安全支撐工程,一開始我還真的對中間樁底部為什麼要燒一塊鐵板這件事感到莫名其妙。
一間營造廠或建設公司的工務部,還會再細分成兩個部門,土建部及機電部,土建負責建築物的殼,機電則是讓建築物能使用,現代的建築物沒水、沒電、沒網路,那跟山洞沒什麼區別了吧。
Photo by Crystal Kwok on Unsplash
台灣是個特別喜歡在外牆貼磁磚的國家,如果你去國外旅遊,多注意一下,日本大部分是在外牆刷油漆,美國的高樓大廈用的都是帷幕玻璃,只有台灣,抬頭看到的,幾乎都是磁磚。
規劃磁磚怎麼貼,就跟規劃假日要去哪玩一樣,漫無目的的出遊,你就會亂跑;漫無目的的貼磁磚,磁磚也會亂跑,好在磁磚是工程,不是藝術,有原則可循。
猶記得第一次陪同客戶驗屋時,客戶指出一條缺失是:窗戶有點小刮傷。
當下的我沒有想太多,直接回答客戶:「好的,這我們會幫您美容處理。」傻傻好天真的我就被叫到一旁開導了幾句:「你怎麼可以跟客戶說美容,要說你會處理,要是他要你整組換新的怎麼辦?」
想想的確如此,幾千萬的房子,當然希望所有東西都是全新的,畢竟都是辛苦錢啊。
今天這篇文章來自於我本身的實際工作案例,平常的點井規劃很簡單,如果開挖範圍是矩形,就四邊各打一口就好,但今天碰到的狀況是,在一個類三角形基地中,有一座矩形建築物(示意圖如圖1),開挖深度7m,估算給的點井數量是3口,試問:你會把點井位置放在哪裡?
此外,點井的功能是降低地下水位,與它配合的安全觀測系統就是水位觀測井,又要擺在哪裡,才能達到最佳觀測效果呢?
Ps.以下文章是個人判斷,也是實際施作位置,它不是唯一解,如果有更好的方式,也希望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