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前的文章中曾提到過,打樁是因為必須,而不是建商有錢沒地方花而額外增加的行為,不應該拿來當建案賣點。打不打樁看的是地質狀況,碰到軟弱地質,就必須打樁。房子蓋在軟弱地質上就好比把寶特瓶放在沙灘上,隨便個風吹草動瓶子就倒了,而打樁,就好比在寶特瓶底下釘了很長的釘子,牢牢的把寶特瓶跟地面連在一起。
分項工程
工地在開挖之前,有一件跟測量相關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決定現地高程,基本上建築師給的圖面不會告訴你建築物的GL 0(高度為0的位置)要訂在哪裡,而這個高程為零的位置會影響到基地外的水會不會流進基地內,還有出土量的多寡,訂的好還可以讓土方量平衡,也就是不用載任何基地內的土出去,就可省下不小的成本。
欄杆工程在整體的工程經費中佔比很小,卻很容易因為無障礙法規的關係做錯,尤其是在同一棟建築物裡面既有一般樓梯又有無障礙樓梯的情況下更容易因為一時糊塗而整個混亂,我是因為這個工項開始意識到做營造也要懂點建築法規,那並不完全是建築師的事情,畢竟,做錯所花費的修改成本會讓整體成本增加成原本的三倍,不可不慎。
對於建築物的外牆作業,又或是結構升層,鷹架都是功不可沒的工項,你可以想像當模板又往上組一層樓的時候,四周圍完全沒有保護會是什麼樣的狀況,嚇都嚇死。沒有鷹架又要怎麼貼磁磚,像阿湯哥一樣四肢黏在大樓外牆上嗎?不摔死算你命大,人家那是演電影,有鷹架還是好好搭吧。
在整個營造合約裡面這是一個分別列出的專項,門窗,顧名思義不應該是很簡單的門啦、窗啦,有什麼好講的?認真看來,光一個門窗就要分成好幾個廠商來做,是有沒有這麼複雜。防火門、木門、鐵捲門、鋁窗、塑鋼窗、落地窗,就大概要分三個廠商來做,而且,你真的用對了嗎?
一般消費者買到的成屋,牆面已經油漆刷的白白淨淨的,不知道原本長怎樣,但實際上,油漆有分一底二度、二底二度。而我們看到的則是面漆,就是我們去特力屋或油漆行給人家調色買到的油漆,面漆裡面可不是這個顏色。泥作完成後的油漆還有好幾道工序,不是拿刷子刷一刷就完成了喔。
放樣在施工期間佔的最短,卻是最重要的項目。有些營造廠要求自家的員工要自己會放樣,買一台7、80萬的儀器來使用,訓練滿精實的。不過現在大部分都已經外包,畢竟一家營造廠的工地如果十來塊,總不可能都不會衝突到,要訓練每個工地都會自行使用也是一件滿難的事情,所以交給專業的來就好,不過,有些事情,還是得知道一下。
一個建物整體好不好看,景觀工程可以說是責無旁貸,景觀工程包含了公共區域的綠化、石材造景等等,有時室內甚至會擺放乾景來做裝飾,也屬於景觀工程的一種。景觀裡占最大宗的,就是這些花草樹木。工程上定量定性的檢查,用在無生命的鋼筋、模板、混凝土倒是沒什麼問題,要用定量定性在這些植物身上,還真是折騰了不少人啊。
泥作工程在整個裝修中包含很多項目,包括牆面水泥砂漿粉刷、地磚鋪設、壁磚鋪設。而地磚鋪設還分成浴室地磚、拋光地磚;壁磚鋪設分成室內壁磚、外牆壁磚。
每個項目都有不同的師傅,可以說分工非常詳細。但,全部都由一個老闆整合,所以統稱泥作工程。那麼今天,我們就從牆面的水泥砂漿粉刷說起,這是所有鋼筋混凝土面裝修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