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主題在之前談綠建築的時候就稍微提過,節能建築在綠建築領域裡只是他的其中一小個部分,如果說綠建築法規規範的是整個製造過程加上居住後如何節能減碳,節能建築設計就只是後期居住時如何減少能源的使用。
房屋知識+
Photo by Clark Van Der Beken on Unsplash
比起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讓居住者舒適度提升是比較有感覺的,畢竟現在是科技社會了,房屋像以前只是個殼的話,那會有點不符合時代的需求。
Photo by NELbali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先說這不是葉佩雯,因為每天在網上瀏覽建商代銷那些乏善可陳的廣告,常常有人拿平常大家都在用的工法拿來當賣點真的是讓我哭笑不得,只不過今天要講的這個廣告,真的跟我平常碰到的房子比較不一樣,而且他用心在根基的地方:防水,現在主推的什麼防疫宅智慧宅都是在主體上加上一些電子配備,電子配備汰換的速度非常非常快,但結構、防水這類的工法,好壞對房子住的久不久影響是很大的。
Photo by Tony Yeung on Unsplash
這個問題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也問過,直到我真正做過公共工程我可以很明確地給出答案:「私人建案」。會認為公共工程都是豆腐渣工程是因為公共工程出事的時候新聞都隨便亂帶風向,這跟你主管的慣性一樣,做好九十九件事情,只要一件事出錯他就認為你全部都錯,這麼不公平你接受嗎?不接受,對阿我也不接受。
Photo by Marius Masalar on Unsplash
近期在FB代銷業者打的廣告裡看到建案拿BIM當賣點頗為新奇(建商廣告連結之我沒有收業配),BIM雖然已經出來十幾年了,但真正使用他的建案還真是少之又少,綠建築標章還更多一些,究竟BIM對建案有什麼影響,跟買房消費者又有什麼關係呢?
Photo by Matej Drha on Unsplash
筆者自己待過建設公司,也待過營造廠。在建設公司期間碰過整個建案發包給營造廠的狀況,也碰過用建設公司自己營造廠蓋房子的狀況,我來講述這個主題應該是有資格的。
Photo by ThisisEngineering RAEng on Unsplash
代銷業者在決定建案廣告怎麼打的時候,看在我們營造從業人員眼裡有時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比之前文章提到有些建案會放斗大的標語寫著「筏式基礎」,就是很基本的基礎工法,更甚而有之說我們在筏基底下做了幾十公尺長的基樁進而加強了結構強度,真的是這樣嗎?
Photo by Sergio Tovar on Unsplash
其實在灌漿時混凝土會不會加水已經是一個萬年老問題了,為什麼從以前吵到現在都沒辦法根除,我覺得,只要你自己拉過那個管頭,自己有下去做過的話,才能明白到底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