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我最近在管理自己跟工程師工作內容時改用的作法,我覺得非常好用,所以把他分享出來,我想對科技業的朋友來說這應該不是什麼很新的東西,但對營造業來說,我們很喜歡在行事曆白板寫東西,但白板改來改去實在很煩,電子化真的非常方便。
在我的營造生涯中,主管們的工作習慣各有不同,雖然說工務所裡面一定會有行事曆白板,但有些主管的行事曆白板就只有哪天拜拜,有些主管就是有滿滿的工作項目,我自然是比較喜歡跟有滿滿項目的主任一起做事,至少明天要做什麼比較有頭緒,比如明天要進鋼筋,就知道要早點到,明天要放樣,也知道要早點到,明天澆置,大概知道前一天版面一定要完成並且清潔乾淨,看主任怎麼排程你也比較知道往後換你顧工地的時候該做什麼,那種只有寫哪天要拜拜的就真的別理他了,上網查一下就知道的事情不需要特地寫在白板上(我還是會寫啦,但不會只寫拜拜),但現在電子化之後,完全是不一樣的世界。
Photo by Scott Blake on Unsplash
Table of Contents
▋ 傳統白板排程法
傳統的白板排程,就是在每個工作項目畫一個橫向的長條圖,然後寫上工項名稱,如果有哪天有單一事件,像是進鋼筋,開會等等的事情,就把他寫在那個日期,休假也可以寫在白板上,大概可以讓你知道工地人員配置狀況,大概長得像下面這樣:
↑圖1:白板排程
這在工作項目比較單純的時候沒什麼問題,在平行施工項目多的時候就麻煩大了,白板塞不下,還有工班交互影響工期的時候,你整張白板要改來改去非常麻煩,最後一點,我在白板上看不到每個營造廠工程師或主任要做什麼,上面只會寫施工項目。
以往為了解決自己的代辦事項,我會另外記在notion,後來為了要有手寫的感覺,我把它記在iPad的goodnotes裡面,真心覺得花個兩三百塊可以開很多個筆記本超級划算(試用版只能開三個),現在買斷好像不只這個價錢了。
這樣做的缺點,是其他人不知道我在忙什麼,我也不見得知道其他人在忙什麼,有些主管為了知道大家每天在忙什麼,還每天開個收工會議讓團隊報告今天做什麼,藉此降低大家工作效率,奇怪每個人的工作不應該由主管分派嗎?
▋ Google日曆基本功能
google日曆的基本設定中,可以打入項目,時間長度以及顏色分區,這功能跟我們在白板上畫一個長條形,然後寫上工作項目一模一樣,而且快很多,重點是,我隨時可以改時間,也可以輕易刪除,這對我來說超方便的。
↑圖2:這邊可以設定工作項目、時間以及顏色
顏色部分可以由工作項目旁邊的按鈕設定,看你什麼類別想用什麼顏色,點他就好了,這邊看到的顏色不多,不知道以後會不會不夠用就是了。
↑圖3:顏色部分由這邊選取。
再來最重要的是共享功能,這邊從右上角的齒輪進去,找到你想共享的日曆,然後下捲找到與特定使用者或族群共用之後,打入你想共用的人的gmail帳號,就可以分享日曆了,我這邊也貼一個教學網址,跟我上面寫的是有點不一樣,但都可以達到一樣的目的:共享教學連結。
▋ 實際運用
再來是實際運用的部分,原則上看工地有幾個人,我會分成N+3個顏色,三個固定色第一是施工項目,也就是原本白板上會寫的項目,第二個是休假日,一定會用紅色,每個人的顏色都一樣,第三是已完成,通常我會用灰色代表(跟cad的習慣一樣),其他的N,就是每個人的代辦事項。
這樣你就可以很清楚看到每天施工項目有什麼,然後相應每個人該連絡誰,該追蹤什麼,還有你身為主管指派給工程師什麼工作,都可以先打上去,等工程師回來後在口頭解釋工作的詳細內容,可以減少大腦的負擔,不然工地那麼多事,誰有辦法全部記得。
↑圖4:做出來大概會像這樣,一天可以塞十幾個項目進去,就不用擔心白板不夠寫的問題。
▋ 結語
這個運用的部分,我是覺得要在團隊成員偏年輕的狀況下比較好用,如果團隊成員比較年長的話,就沒有很方便,當然,有些前輩對新事物的接納程度還是很高,帶頭的主管就很重要囉。
工程先生的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