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看一本書,只要這本書有幾個字給你印象深刻那也就夠了,講不出整本書的架構篇幅,但至少裡面的某種思考方式成為你的思考方式,就不再是「書還是書,你還是你」,以下,我將對我印象最深刻的章節向你介紹這本「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但我還是希望各位可以自己翻閱這本不是很容易閱讀的書,收穫才是自己的。
Table of Contents
第十一章:各種認知偏誤
這個章節的表述方式,你會發現我的架構跟蒙格書裡的架構是一樣的,因為這是表達他如此博大精深的領悟最好的方式,我會挑幾個常見的心理學偏誤來說明,不妨思考看看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是不是蒙格提供的心理學思考架構,你會發現,這些心理學架構,可以幫助你避開無謂的浪費。
1、獎勵及懲罰的超級反應傾向
這個傾向我對獎勵的感受比較深刻,試著想想看世界上有多少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而驅動人們幹活最大的獎勵就是金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教人賺錢的課總是容易吸引人們心甘情願的付錢給他,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華爾街天后的新聞「華爾街天后開課教投資,2年報賺2900萬元」,人們很容易因為教你如何獲利或財務自由的字眼而心甘情願的付錢給這些無良講師,事實上,考證課程的實用性可以從很多上過課的同學那邊探聽,當然付錢自己去聽也是一個辦法,因為判斷的思考成本極大,我們常常採取簡單的方式。
2、避免不一致性傾向
包括我們習慣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果思路變得跟平常不一樣時,我們也會習慣於排斥新的思考模式,有些人習慣一直考試升學就是他習慣面對社會的方法,考試並不舒服,但並不表示這不是他的舒適區,這是他解決問題「舒適」的辦法,這是他的一致性,雖然這種傾向在年紀稍長的長輩會比較常出現,但我認為在僵化的考試制及學習方法下,年輕人如果不經常思考,也很容易出現避免不一致性傾向,多閱讀,多思考,我認為是避免這種認知偏誤的方式。這點不是用來審視外在世界,而是用來審視自己的,試著想想看,假如你是一個生活規律的人,每天閱讀、寫字、運動都有一定的時程安排,當生活中出現新的問題需要解決時,是不是會出現不舒適的排斥效應,這就是避免不一致性傾向,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舒適區」。
這種傾向容易出現在年長者身上,不是說年輕人不會有,只是比較容易在他們身上看到。很多上了年紀不再學習的人,習慣用經驗決定事情,因為這種模式可以減少下決策的時間成本,但不保證不會做錯,以我的理解,我認為這是一種懶,一種懶的思考的狀態所有人都會有,關於這種懶的思考的狀態,我推薦你去看「快思慢想」,裡面解釋了很多我們思考的方式。
3、受簡單聯想影響的傾向
歸納就是說,今天我看了車輛銷售數據是豐田賣的最好,所以我歸納出豐田的市佔率最高,這是有實際數據佐證的;其實避免不一致傾向跟簡單聯想傾向,我認為都是因為懶的思考的原因所致,我們人類學習大致上分為三大類:歸納、演繹及類比。
演繹則是(以下例子有點爛):altis 賣的很好,altis 是豐田的車,所以豐田賣的很好,這樣的推理基本上還算正確。
看起來很相近的類比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好比說,我們會覺得網路購物時只要消量高、評價高的賣家都是好賣家,而事實上,你真的去買他東西之前,你都不會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好賣家,你只是把評價高及銷售量高簡單聯想到好賣家而已,他可以以此製造假資料誤導你,同時上述狀況也是社會認同傾向的聯合作用。
4、社會認同傾向
綜觀交易市場那些想跟風聽名牌的人,大部分也是這種「因為大師買,所以我買」、「因為別人都買、所以我買」的認知偏誤而造成虧損,社會認同傾向不是不能使用,是牽涉到利益及恐懼時不能使用,記住,人類是自私的動物,至少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我好的東西我一定不願意分給別人,不然你把你的口罩分給別人看看,就知道我說的是不是真的了。不過社會認同傾向在有些地方也是可以用的,比如說吃的,排隊多的通常都比較好吃,這種事情屢試不爽,吃東西,不牽扯利益吧。在武漢肺炎疫情的時間點,這種社會認同傾向展現的非常明顯,有些人明明不需要口罩,卻無法理性思考;還有衛生紙事件,大部分跟風的人並不會去查證到底口罩的原料跟衛生紙的原料是否師出同門,因為其他人在做,所以我也去做,這是判斷事情最懶、最方便、最簡單的方法。
5、被剝奪的超級反應傾向
這點在交易裡面超級實用,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無法停損的原因,因為沒賣就沒賠,他們誤以為錢還在,你去叫市場還你看看阿,等到你天荒地老。不過這件事情我也無解,總之就是「知易行難」。
6、壓力反應傾向
- 延伸閱讀:【股市學習】JG入門集訓值得上嗎?
人類在有壓力時總是會誤判事情,這沒什麼好解釋的,反過來想,當你有壓力的時候,請審視反面的看法是什麼,就是蒙格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這點在最近接觸到的「JG說真的」系列的YT影片就有很深的感觸,JG主要提倡「反市場」,最近也出了一本有關交易的書就叫「反市場」,這也是根據反向思考所提出的交易策略,他是交易的核心算法,反過來想,是不是就賺錢了。
最近就剛好發生一件事提供我用這些心理學技巧審視事件的機會,有位偽裝成勞安講師的業務員跑來工地說要上勞安講習,先解說AED的使用方法,再聯想到心肌梗塞,然後說明減緩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最後推銷他的純氧鋼瓶。
首先他先用壓力影響傾向,在營造業裡,勞安表示要來講習基本上是不能拒絕的,尤其是他又表明不上要檢舉你的時候,所以基本上沒有工地主任不會答應;再來是簡單聯想誤導傾向,告訴我們氧氣瓶原價要8800,因為政府推廣的關係只賣3900,因為我們沒有這個東西的參考點,只能根據他所給予的錨定價來判斷他便宜不便宜;再者,他告訴我們他上次去混凝土廠老闆一次訂購了三十個給他們司機,這是社會認同傾向,因為別人這麼做,所以我也可以這麼做;還有,講師在介紹氧氣鋼瓶時表示他沒有抽成,完全是領死薪水的,根據獎勵及懲罰超級傾向,沒有獎勵機制的事務他是不會花這麼大的篇幅在介紹氧氣鋼瓶的,以上就是單一事件所用上的心理學認知偏誤,當然,蒙格還提到,多種心理學偏誤結合起來,就會轉化成魯拉帕魯薩效應,我真心覺得業務應該是這世界上最會使用心理學偏誤來誤導人消費的族群了。
投資相關文章
↓↓↓工程先生的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