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人生】RC結構降板注意事項

by 工程先生
515 views
RC結構降板注意事項

最近在做RC結構降板的時候碰到一些問題,是在做鋼構降板時不會碰到的,差別在鋼筋施工圖的配置上,有些位置牽涉到梁的尺寸,鋼筋要全部一起調整,施作上會比鋼構要來的麻煩一些。


對營造廠來說,鋼構降板相對RC降板是簡單多的,你只要跟鋼構施工廠商說你那個範圍要降板(畫圖框出來就好),鋼構繪圖人員就會幫你處理好,包含要加多大支的角鐵,下面多少間距加一個斜撐都會幫你處理好,RC降板相對就不是那麼容易處理,如果降板區的梁也穿過一般高程區,你就要先把整支梁一起降下來,然後在一般高程區做梁上增築,增築時還要補鋼筋,相對來說就多了很多步驟,在現場施工時,也要特別去把降板區標示出來,比較不會做錯,主要是差在這裡,下面我們配合圖片說明。


Photo by Backbone Visuals on Unsplash

降板區內業SOP

 

建築及結構套繪

由於結構圖常常不會有隔間牆,所以我們要把建築圖裡面的牆給套到結構圖上,好確認我們的降板區,關於為什麼要這樣套繪,可以回頭去看這篇文章【工地人生】一些降板區的規劃方式,空間通常都是用牆面區隔,所以我們才要把牆套進來。

RC結構降板注意事項-1

↑圖1:把牆線套到結構圖內

框選出降板區,並用填充線標示

知道牆的範圍後,我會沿著牆外緣去框選我的降板區,為什麼要沿著牆外緣呢,因為門檻的關係,我們的門檻要做在低區,門檻下緣才不會見到破口,所以我們沿著牆外緣圍,所謂的外緣,指的是低區的外側。

好了之後我會用填充線標示,這樣在給撿料人員圖面的時候會比較清楚,像下面這張圖。

RC結構降板注意事項-2

↑圖2:降板區標示方式

拿掉多餘物件,只留下梁柱線

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要清楚梁、柱、版的影響範圍,如圖面所示,有經過降板區的梁,同時也經過一般高程區,這種狀況黃色實心範圍內的梁,要往下降,有跟這些梁銜接到的柱,要向下加深,而一般高程區的梁(綠色實心)則是要增築,大概是這樣。

RC結構降板注意事項-3

↑圖3:留下梁柱及降板區,並回復原本圖層的顏色

RC結構降板注意事項-4

↑圖4:黃色表示需要降低的部分,綠色是一般高程

上述是給撿料人員比較清楚的圖式,事實上給他們降板區(圖2)然後請他們撿料也可以,只不過比較沒經驗的撿料人員會撿錯,再加上我們檢核的時候沒看清楚就會做錯,這RC降板區的梁筋會長什麼樣子,我們以下說明。

RC降板區施工部分

首先,假設我們降板5公分,由於我們梁筋沒辦法折5公分,所以才會整支梁一起降,梁跟柱是接在一起的,所以也沒辦法單獨降梁,柱子一定要跟著一起加深,材料的部分,柱主筋會比一般區域的柱筋多5公分,箍筋的部分倒是不太會有什麼變化,多5公分也不太會多一箍,這是柱筋的部分。

梁筋的部分也不會有什麼變化,主要是增築的部分,也就是圖4綠色的部分,會多一個ㄇ字型的帽蓋,然後多配一些主筋在上面,來避免增築的混凝土開裂,大概類似溫度鋼筋的作用,我們用下面的圖示說明比較清楚。

RC結構降板注意事項-5

↑圖5:增築區的剖面圖,會加上主筋及帽蓋(黃色是原尺寸的主筋及箍筋,綠色是增築的帽蓋及主筋)

再來就是請模板師傅在降板區周圍做吊模,所謂吊模,就是在鋼筋上面墊一塊普羅摳阿,然後把模板放在上面之後,用鐵線綁起來固定,普羅摳阿的目的是要給鋼筋有保護層,我曾碰過很噗嚨哄的模板師傅,跟他說要做吊模,他把模板直接放在鋼筋上,是要讓鋼筋外露是嗎?

RC結構降板注意事項-6

↑圖6:我找不到RC案場的吊模,用鋼構吊模來代替,都是一樣的東西

差不多這樣就大功告成了,這邊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你知道這個區域要降板,把板筋降下去之後,卻沒把梁筋一起降下去,最後放樣的時候發現降板區吃到梁硬降,梁筋就會露在外面,整個失敗,只能放棄降板在用混凝土填回去,很得不償失。

所以在檢討降板區的時候,有關係的梁柱一定要一並放在一起檢討,才不會造成上述狀況,有時候就是用錯誤學習經驗,只能書說自己功力不足,做工程總是會碰到意外狀況,希望有朝一日功力可以進步到不會有這些小插曲,還真不知道要花多久時間。

結語

以上是RC降板的一些注意事項,希望對讀者有幫助囉。

嗨,我是工程先生,在營造業工作的菜鳥工地主任。營造業是個資訊很封閉的行業,所有經驗大部分只能靠業內傳承下來,希望盡自己的一點小小心力,把業內的知識及生活分享給大家。我寫的工程相關的文章都整理在此篇 『 工程系列文章總整理』,未來也會繼續更新!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隨手點擊廣告,這筆廣告費會用來支付網站營運,例如虛擬主機、網址費用等。最後,用實際行動支持我的分享,請工程先生喝杯咖啡吧!

 

看更多相關文章

營造業是個資訊很封閉的行業,所有經驗大部分只能靠業內傳承下來,希望盡自己的一點小小心力,把業內的知識及生活分享給大家。

🤝客製化驗屋包、自地自建諮詢、老屋翻修諮詢、營造業新人訓練計畫、施工計畫書代寫、任何合作&演講邀約請來信:engineeringlifetw@gmail.com

 

@2022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error: 對內容有興趣,歡迎至工程先生粉絲專頁找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