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碰過個案業主是在使照取得後才專設太陽能板的,也有在設計階段就把太陽能板考量進來的,這兩種業主對太陽光電系統的需求是不太一樣的,一個是面子問題,另一個是裡子問題。
因應淨零碳排的環保議題,越來越多業主會有安裝太陽能板在屋頂的需求,其實太陽能屋頂板的投資報酬率並沒有想像中的好,他不像房地產本身,除了可以收租還有可能可以賺價差,太陽能光電板只會折舊,它雖然可以賣電費,但以後你要賣出去,大概也賣不了什麼錢,尤其是前期的建置成本絕對不會只有太陽能板本身,還會有為了架設太陽能板所牽的電網,鋼架等等的構造物,我的其中一個業主,就是因為算帳算不過而決定不安裝太陽能設備,不過你把他的其他附加價值放在一起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Photo by Bill Mead on Unsplash
Table of Contents
▋ 太陽能板的投資回報率
其實太陽能版裝在建物屋頂上有幾種方案,一種是業主自己買斷設備,另一種是業主租屋頂給太陽能板的業者。
▸ 業主買斷設備
以後這些太陽能板發的電都歸業主,台電針對再生能源的收購電價會比較高,所以大多數業主的做法是,平常用台電便宜的電,然後把太陽能板發的電賣給台電,賺取其中價差。
從上述過程我們可以看出來,太陽能發電系統要能自給自足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不然就會變成我用太陽能板供應我建物用電,然後再把多餘的電賣給台電,這樣我們只要把每棟建築物的屋頂、外牆都蓋上太陽能板,不就實現建物零耗能了嗎?
但現實就是太陽能發的電不夠用,如果沒有政策輔助,純粹用市場經濟去推動這個技術的發展的話,會變成真的很愛很愛環保議題的人士才會去採用這項設備,就跟特斯拉的前期使用者一樣的意思,畢竟它還是有些許不方便,並非每個人都能接受。
另外讓業主無法接受的是,建置成本跟每年收益一比較,投資要回本時間很長,坊間有些建置成本跟售電回報率的試算,看起來可以到10%,看起來好像十年就回本了,但每年還有維護保養費用沒有被寫出來,這些也會降低投資回報率。
而最後這些太陽能板折舊之後,並不能轉手賺資本利得,跟車子比較像,用久了就只有折舊的份,怎麼看都相當不划算。
▸ 業主租屋頂給太陽能業者
這個方案的好處是,業主不需要出任何維護保養費用,純粹收取租金就好,太陽能發了幾度電,賣了多少錢,都跟業主沒關係,所以盈虧的風險在太陽能業者身上,不在業主身上,這種方式的風險最小,收益也比較固定些。
太陽能板在裝設時,根據屋頂不同型式會有不同漏水的風險,RC屋頂比較不用擔心,但彩鋼屋頂加上後做的太陽能板,我直覺上有滿大機率漏水的,畢竟你要在彩鋼板上加工,難保鑽洞鎖螺絲的時候不會去傷到,這就很麻煩。
✏️延伸閱讀:【工地人生】外牆彩鋼工程
租屋頂給太陽能業者的話,修繕責任會在太陽能廠商身上,這就不太需要自己在去想辦法處理那些有的沒有的問題,畢竟有些財富是透過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來的,想多賺一些錢自然要多處理一些事情,我不熟悉太陽能廠商處理這類介面問題的能力,但我們營造廠自己碰到漏水問題也是會很頭痛,無論如何,都不是輕鬆的事。
▋ 太陽能板的附加價值
撇除上述資本市場的操作,太陽能板真正能帶給業主的其實是這個附加價值,尤其是在廠房屋頂裝上這些太陽能板的時候,其目的是增進企業形象,象徵的是這家企業對永續環保很重視,尤其是現在很紅的ESG議題,多多少少都沾上一些關係。
一些專營外商生意的台灣公司,會比較在意這件事情,要給客戶一個公司有在重視淨零碳排的印象,更甚者會整棟申請綠建築標章,這比較偏向品牌價值的展現,它的經濟效益會發酵在比較遠的地方,就不是我們用上述方式可以直接計算的。
其實我覺得現在全世界為了環境保護議題在推ESG的理念滿好的,越來越多業主重視這個議題,就願意花錢在蓋綠建築這件事上,我們營造業要蓋綠建築,也要業主願意花這個錢才行,不然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生意沒人做,沒有預算我們也做不出來。
工程先生的臉書專頁↓
▋ 結語
以上是我經手幾件太陽能板案件對業主觀察到的情況,分享給各位囉。
✏️延伸閱讀:【工地人生】淨零碳排跟營造業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