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養護,這在做工程裡面是很基本的基本功,不過各家公司採用的方法不盡相同,個人認為有優劣之分,有方法可以花比較少錢得到比較好的效果。關於養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避免結構混凝土表面開裂,開裂會造成裡面的鋼筋容易鏽蝕,結構強度就會稍稍打折,所以說,養護做得好,結構沒煩惱。
Tag:
混凝土
Photo by Sergio Tovar on Unsplash
其實在灌漿時混凝土會不會加水已經是一個萬年老問題了,為什麼從以前吵到現在都沒辦法根除,我覺得,只要你自己拉過那個管頭,自己有下去做過的話,才能明白到底是為什麼。
現在房價那麼貴,在稍微有在發展的地區一坪動輒20~30萬,然後建商還天天搞一些行銷花招讓你覺得房子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到了,難道他們真的有提供社會大眾該有的價值及產品嗎?還是只是想從你手中拿走大半輩子的薪水?
其實一棟建築物在不包含土地成本的情況下,一坪的純營建成本根本不會超過十萬,二十萬已經算超級超級豪華了,加上土地成本雖因地而異,加上去是能加多少(市中心我不敢說),即便蓋到鋼結構也不會貴到哪裡去,你真的想拿大半輩子的薪水去砸不負責任建商蓋的房子,還是有機會的話想自己從無到有去蓋一棟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我想真的有機會的話會選擇後者吧。
那麼,該怎麼開始呢?以前期的買地購地,可以參考「圖解自地自建,買地蓋屋完全通」,至於開始營建的施工流程,就待我一一講解吧。
營造業是個上上下下牽涉數百種包商的產業,所以身處工地看到老闆來老闆去的各種排場甚是好玩,人家都說在工地裡面最沒錢的就是坐辦公室的,師傅一天都領的比你多,你說工地人生是社會底層的故事,其實也有老闆的故事啊。
Photo by Eric Marty on Unsplash
在台灣,鋼筋混凝土及鋼結構或者是兩者混和的結構最為常見,把木構造擺在第一個,只是因為個人喜好。現行木構建築被講述為最環保的材料,原因在於木材儲存了大量的碳,建造過程的碳排放也是最少,也可用循環種植的概念去造林,對環境是相當友善的建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