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Michei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當大部分進市場的人都缺乏兩樣東西:耐心及紀律,因此你到底多花了多少錢,你可能自己都不太清楚。我們受到網路上無良資訊,告訴你當沖如何好賺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你花了多少成本在交易,尤其初入市場的新手,其實不太有辦法對券商手續費做到太多殺價,除非你已經有非常龐大的交易紀錄,每天100手來回,如此不看手續費的情況下,光是小台一口來回二十塊錢的交易稅,還沒賺錢就得先繳給政府,你說誰才是市場上最大的贏家?
Photo by Michei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當大部分進市場的人都缺乏兩樣東西:耐心及紀律,因此你到底多花了多少錢,你可能自己都不太清楚。我們受到網路上無良資訊,告訴你當沖如何好賺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你花了多少成本在交易,尤其初入市場的新手,其實不太有辦法對券商手續費做到太多殺價,除非你已經有非常龐大的交易紀錄,每天100手來回,如此不看手續費的情況下,光是小台一口來回二十塊錢的交易稅,還沒賺錢就得先繳給政府,你說誰才是市場上最大的贏家?
不知道你進市場多久了,讀了多少書,用的是什麼方法,然後,賺錢了沒,更重要的是,每年穩定獲利了沒?不管是股票、期貨,還是任何有關買進賣出賺取價差的商品,如果你有持續在學習,一定會碰到下面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不知何為虧損。 第二階段-知道停損,但一直停損。 第三階段-沒有所謂技術分析,都是心理分析。 當然後面還可能有慢慢成仙怎麼做怎麼賺的部分,敝人還沒達到不討論,先從上面幾點說明。
專業投機原理,是我去上JG說真的之後才知道的書,他出版已經很久了,算是寰宇系列的經典書籍吧,學習技術分析的交易者很需要看看這本書,他很難讀,讀了很想睡,睡了起來還是不想繼續讀,不過他給我的知識,套一句羅胖常說的話,開了腦洞,再怎麼不想看,也得做下來硬是把他讀完。
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
不知道是最近景氣不好還是怎樣的,身邊漸漸有人問我該怎麼開始投資股票,而且是在我回去上班之後才開始發生這樣的現象(前幾個月我還在專職交易XD),照理來說一般人會覺得就是因為交易做不好才要回去上班阿,怎麼會這麼反其道而行,想想我累積了幾年的學習歷程開始對別人有幫助了,真是可喜可賀。
很多人都夢想著不用看老闆臉色生活的操盤手生涯,但這其中的基本認知,是你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從其他人口袋掏出來的,憑什麼你比別人技高一籌,憑什麼別人就該負擔你的日常生活,甚至是你所有想享受的事物?
上面這張照片,是我2018年尾到2019年初使用突破型策略所得到的績效,整體來說勝率很差,黑色的部分是獲利的部分,紅色的部分是虧損的部分,策略的模型是找創一年以來新高的股票,就是所謂的突破型策略,然後嚴守停損點及讓獲利奔跑兩大原則。
我在大學時期也夢想著可以用交易養活自己,大概也經歷了線上每個厲害的或是表演的交易大師經歷過的事情,不過我還沒賠過大錢,也不太希望用破產去淬鍊自己的交易技術,所以現在還是個業餘交易者。有上班,同時也做交易。身為一個業餘交易者的好處,是不用擔心下個月的收入在哪裡,可以好整以暇的研究交易這件事,前提是你不可以選一個加班加到死的行業。再者交易一定要有本金,再者麼樣你也得先有一筆錢才能做交易,除非你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人養你還給你一筆錢投資,否則是不太可能畢業就當專職交易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