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7成的房子還是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碰到鋼結構其實不太容易,我也是直到最近才碰到鋼結構的建案,算是運氣運氣,那大學學的鋼結構,跟現場的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大學時代學的鋼結構工程,主要偏向構件的破壞行為,梁怎麼破壞、柱怎麼破壞、銲道多少強度、螺栓多少強度,主要是教你要怎麼設計,至於現場施工呢?則是偏向看得懂結構圖、廠驗該驗什麼、施工檢查該檢查什麼,比起那些,看得出結構圖跟建築圖的衝突,更是重要,尤其是建築師跟技師各畫各的時候,真的是會一個頭兩個大。
台灣有7成的房子還是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碰到鋼結構其實不太容易,我也是直到最近才碰到鋼結構的建案,算是運氣運氣,那大學學的鋼結構,跟現場的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大學時代學的鋼結構工程,主要偏向構件的破壞行為,梁怎麼破壞、柱怎麼破壞、銲道多少強度、螺栓多少強度,主要是教你要怎麼設計,至於現場施工呢?則是偏向看得懂結構圖、廠驗該驗什麼、施工檢查該檢查什麼,比起那些,看得出結構圖跟建築圖的衝突,更是重要,尤其是建築師跟技師各畫各的時候,真的是會一個頭兩個大。
不論是建築工地還是土木工地,所有人溝通的媒介都是工程圖,你可以不會畫,但是一定要會看,大學的工程圖學教的是怎麼依樣畫葫蘆地繪製出一張設計圖,但實務上,營造業更注重視圖,而顧問業更偏重設計
大學的工程圖學教的是基本的autocad使用方法,但說實在話,以現在年輕人來說,這技能不教也能查資料學會,所以我反而覺得視圖能力更重要,一開始下工地很常看不懂建築圖、結構圖在幹嘛,因為你在學校裡面看到的平面圖不會長出房子給你看,而且結構標準圖上面鋼筋的標示是簡化的,真要知道圖面在畫什麼,還是需要一定的工地經驗才行。
大學學的基礎工程種類繁多,要轉化成實際工地經驗,需要很多時間,畢竟,很少有案子的基礎既有筏基、獨立基礎、聯合基礎、基樁、擋土牆等等項目,至少要碰過兩三個案子之後,對基礎的印象才會比較完整
只要基地有碰到開挖,都有可能用到土壤力學的,尤其地下室工程又是工地前期很危險的時間點,學會判斷一些基礎的地下水位、土壤性質,至少可以藉此決定因應對策,算是蠻實用的學科。
土壤力學學的是土壤的分類法、土壤滲透性、土壤的物理性質……等等,比起材料力學跟結構學是偏向設計端的學科,土壤力學用在判斷點井深度、擋土牆的工法選擇、開挖危害的判斷,都算是幫助下決策有用的知識,不過這也只是基礎而已,知道是什麼狀況不是重點,知道什麼狀況後用什麼方法處理才是重點。
下工地不帶捲尺,就跟出門不帶鑰匙一樣,是基本到不行的基本配備。不管要檢查鋼筋間距、隔間尺寸、施作位置正不正確,都要用到捲尺,前陣子被Gorilla捲尺的廣告燒到,今天就來介紹使用心得吧。
↓↓↓工程先生的臉書專頁↓↓↓
就跟一般的捲尺一樣都有5m跟8m的選擇,也有文公尺、公制、跟英制單位幾種選擇,以工地常用的,攜帶要方便,一般是選擇5公尺的公制單位,比較輕,也沒有那些密密麻麻的風水尺度,比較方便好用。
剛出社會時,有同事跟我說去工地不要拿文公尺,理由是:你哪天看到大凶的尺寸怎麼辦,還做得下去嗎?我自己是覺得還做得下去,信者就信,不信的人就不信囉。
長寬高的部分,分別是8.1*7*3.4cm,一般般的尺寸,沒有特別小,5m的捲尺就差不多都是這樣,畢竟裡面要裝尺,不太可能做太小,除非用雷射測距儀,就可以省略尺的部分,把體積縮到很小。
重量的部分,官網表示只有225g,比起平常用的捲尺真的輕滿多的,放在口袋裡面除了鼓起一包之外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我是沒有特別量測過平常用的捲尺到底幾克,但使用上真的是滿輕巧的。
比較特別的是,一般捲尺拉出來,沒做任何動作的話,是直接收回去的,但Gorilla捲尺拉出來,不特別做什麼動作是不會收回去的,一開始用的時候挺不習慣,久了就滿方便的,操作反過來而已,不是捲尺壞掉。
設計的還不錯,但其他品牌可能也有的部分有兩點,一個是捲尺的前頭有磁鐵設計,可以吸附在金屬物件上,要吸在鋼筋上、輕隔間的角鐵上、鋼構上都很方便,插到土裡還可以吸起一點鐵砂(如果土質有的話,不過這不是什麼優點)。
第二點是正反面都有刻度,看你想正著看、反著看都行,有些捲尺只有一面有刻度,用起來就有點鱉,一定要轉來轉去(雖然我大部分也是用正面比較多啦XD)。
講完了優點,當然也要講講缺點,捲尺這種東西,碰到土就掛,碰到水也掛,碰到土會卡砂,捲尺就收不回去,碰到水會生鏽,一定要擦乾,這是每把捲尺都有的問題,雖然Gorilla捲尺比較貴,但這基礎問題還是有,沒辦法克服。
第二就是貴,平常一把5m捲尺100塊左右就有了,Gorilla捲尺一把要359,硬是比別人貴了200多塊,如果還在做土方工程,拿這顆捲尺來用卡砂的話,一定會很捨不得(苦主本人在這裡),做裝修比較乾淨可能還可以,還在很髒的階段就不要了吧,用一顆壞一顆。
身為在工地走跳的小屁股,試些工具好像也滿合理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蝦皮買來用用看,但千萬千萬別拿去玩土,很快就報銷了喔。
我寫的工程相關的文章都整理在此篇 『 工程系列文章總整理』,未來也會繼續更新,希望對你有幫助囉。
營造業的薪資在社會上應該算中間階層,不是最高也不是最少,比不上科技業,至少也不是最差的,只要願意學,薪資不至於萬年不動,今天就以自己身邊的經驗,來闡述營造業的薪資概況吧 !
這個科目是營造廠工作最主要接觸到的事情,但在我大學時,它是選修,畢竟土木系畢業的學生裡有部分不會走現場營造,而是往設計監造發展,如果你想去營造廠工作,強烈建議你修這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