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參加金質獎的會議時,聽到旁邊兩位老闆在聊:「員工之間知道彼此薪資,會出問題嗎?」
工地人生
我上一個案子的監造,一天到晚掛在嘴邊:「我有30年的工程經驗!」
在工程界,皺紋確實會讓人多點信任感,但那就像文憑一樣,只是一張入場券,真正讓人信服的,是你的工作表現。
很多人會問:「建材什麼時候選?」
其實,不在設計階段先討論好,後面施作會卡卡的喔!
污排水系統的最後一個章節,我們介紹污水處理設施以及平面圖的部分。
近日在網路上看到一個頗為貼切且令人省思的名詞:「堆屍流完工法」。
相較於雨水排水系統,污水系統的昇位圖要複雜得多,主要原因是各樓層的污水都會匯集到主幹管,最終流入污水處理設施。這種現代衛生系統的發展,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否則我們至今可能還得使用茅坑。
最近滑 Threads 看到有人問這題,我想我應該可以分享一點淺見 ,畢竟我也曾經在第一線工作過,講這個應該還有點說服力。
我曾經跟一位同事聊天,他說他是某大型建商出來的。
老實說,對那間公司的第一印象就是:「施工品質不怎麼樣」,甚至是消費者口耳相傳的那種。
結果我就很白目的問他一句(年輕不懂事請見諒 ):
「欸他們家的房子不是都很爛嗎?」
沒想到同事當場翻臉回我一句:
「是要看主任好不好,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很爛。」
後來我當上主任,才真的懂這句話的含義有多深。
很多你在當工程師、副主任的時候覺得還能加強的地方,
到了你當主任那一刻,你就能真正掌控。
清潔維護
鋼筋綁紮的細膩程度
清圖與事前檢討
發包時程控管
自主檢查制度規劃
這些全都是工地主任可以介入的範圍。
而這些細節,全部都會直接影響「品質」。
會增加成本嗎?
老實說大多數不會(清潔可能會啦,要多請人掃地),
但就是確確實實會改變成品品質的高低。
再舉個反面例子:
如果一位主任甚至高層都有收廠商回扣,
那施工廠商的利潤空間被壓縮了,品質怎麼會不打折?
你說「主任影響不大」?
邏輯正常的人應該都知道,影響超大。
我們在看房的時候,大家都很關心以下這些:
設計師是誰?
用什麼建材?
有沒有永續理念?
這些固然重要,但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
從來沒有人會說:這案子的主任是誰。
那主任真的不重要嗎?
我自己走過一圈,只能說:主任真的很重要。
但偏偏,很多建商根本沒把工程團隊當一回事。
他們覺得:
「主任?花錢請人就有啦」
「你不做,自然會有人接手」
「蓋得出來就好,能賣就好」
這種心態下,自然人員流動率就高,職場文化也不健康。
一個頗為貼切且令人省思的名詞:「堆屍流完工法」
最近我在介紹建材,是想讓台灣的建材產業也能像 Intel Inside 一樣,建立消費者認知
但我更想做的是:
讓主任也能有個人品牌。
讓消費者知道:
主任會影響一棟建案的品質
主任不是誰都能當的
一位有責任感、有堅持的主任,真的會讓一間房子不一樣
當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這件事時,才有可能讓從業者真正「抬頭挺胸」,而不是一輩子被當成只是個「找人來做就有」的角色。
我寫過一篇:工地主任其實很像專案管理師
大家應該都知道,污排水工程主要涵蓋雨水、污水(例如沖馬桶的排水)、水槽排水、地板排水等各種排水系統。如果建築物沒有良好的排水設計,室內就可能變成一片汪洋,因此污排水系統絕對是建築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消防工程的最後一篇,我們就帶大家往上看到屋頂的部分,還有圖面檢討中,可能會漏畫的部分,這按圖施作消檢會過不了,所以還是要注意才行。
平面圖的部分,我們來看各層平面圖上會出現些什麼圖例,各表是什麼物件,如果我們一開始對圖面不甚熟悉,拿著圖去現場看做出來長什麼樣子是比較容易學習的,憑空想像真的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