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好像都有這樣的現象,就是「年紀不是決定職位的絕對標準」,好員工有好員工的共同特性,壞員工也有壞員工的共同缺點,作者整理出幾個該做,幾個不該做的特質,讓有心進步的人可以學習。
閱讀心得
在一般的非公共工程案件中,營建工地的工務所通常人數不會太多,工地主管要管理的人數就是一個小團隊的模式,再借由分包商來完成營造的工作,偶然發現很適用在這種場景的書:十人以下小團隊管理手冊。
不知道你有沒有Google過「如何增加部落格收入」?如果有,那你一定知道聯盟行銷,但網上對於聯盟行銷的資料,常常停留在只告訴你有這麼一件事而已,到底要怎麼增加這部分的收入,能查到的資料是少之又少。
對我們營造業來說,想靠著領薪水達到財富自由其實蠻困難的,畢竟我們不是動輒年薪好幾百萬的科技業,所以工作之餘學點理財知識,我認為是很重要的。
小資女艾蜜莉的三本系列叢書雖然出版有段時間了,直到最近才認真地買回來閱讀,原本以為是存股型投資,卻意外發現她跟反市場作者JG老師的概念很相似,同樣是價差交易,同樣的買進概念,差不多的交易週期,不一樣的是多一點的安定感,要讓交易的心情比較安定,有兩件事情是我覺得很重要,會給你安定感的,那就是:耐心跟不貪。
➤延伸閱讀:【投資理財】JG老師是誰?JG入門集訓值得上嗎?
最近幾年存股變成了顯學,比起前幾年大家都想賺快錢的狀態,似乎現在的投資人都多了一些耐心,但歸根究柢,不管是什麼方法,人性還是追逐著同一件事而去,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了而已。
價差交易看的是短期報酬的極大化,這些教受短期交易的書籍給的標題會是「XXX教你看線圖,年賺50%」,而存股教學的書比較常見的標題是「存好股,讓你年領XXX萬」,出版商下的標題不外乎也是在利用人性的貪婪,或是人性的懶惰,像是存股輕鬆學系列用的也是「輕鬆」兩字,不過,沒什麼事是輕鬆的,就像那句俗語說:「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Unsplash
整天待在工地渾身臭的小監工其實對房子還是會有點浪漫的想法,尤其那種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木構造,日式風格的建築,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像有一天自己蓋出那麼一棟房子住進去有多麼美好。
所以當我沒是閒晃在誠品書店時,這本圖解木構造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目光,結果買回來到現在,我還真沒看完過,到底為什麼要出一本這麼難讀的書,還要假裝自己是很簡單的圖解系列阿?
Photo by Alfons Morales on Unsplash
自從聽了樊登讀書app裡的「清單革命」後,對於如何系統化的精進自己就有了莫大的進步,今天講的主題,是講述在茫茫書海中,如何選擇要讀些什麼書,人腦很難在空無一物的狀況下做系統性思考,列出清單,能幫你做決策。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