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圖解木構造-較適合業內人士閱讀的類科普書

by 工程先生
Published: Last Updated on 1,560 views

圖解木構造

整天待在工地渾身臭的小監工其實對房子還是會有點浪漫的想法,尤其那種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木構造,日式風格的建築,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像有一天自己蓋出那麼一棟房子住進去有多麼美好。

所以當我沒是閒晃在誠品書店時,這本圖解木構造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目光,結果買回來到現在,我還真沒看完過,到底為什麼要出一本這麼難讀的書,還要假裝自己是很簡單的圖解系列阿?

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Unsplash

▋ 圖解木構造在講什麼?

圖解木構造的作者是日本建築師,由於日本民宅很大一部份是木構建築,作者剛好專注於這類型的案子,所以就寫了這麼一本圖解木構造。

在日本,土木跟建築是分得非常開的,念土木你就只能做道路、橋梁、海事工程等等的案子,在日本念土木是不能去蓋房子的,蓋房子是念建築的事情,不像台灣念土木的很多人跑去建設公司上班,像我就是其中一個。

圖解木構造大部分在解釋木質材料的機械性質、力學性質,有點材料力學、有點結構學、有點耐震設計、又有點建築法規,包準不是做這行的人看得霧煞煞,做這行的大概也看得霧煞煞,不得不說作者真的很專業。

書中提到梁受力的破壞行為,柱結構在受地震力的力學行為都解釋的一清二楚,對沒學過結構學的人不太會明白他在講什麼,不是很科普,還有木構材的防火法規,木材也有類似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假如細細的柱子就可以撐起你的家,因為防火法規的關係,還是必須設計成很粗的柱子,佔據室內空間,這有點類似安全係數,想信我,你想自己蓋一棟木造別墅的話,你完全不會想了解這些事情的。

 

▋ 我認為的圖解木構造要講什麼?

我認為的圖解木構造應該比較偏向:讓你自己可以做出個木構造模型的手把手教學,或是看看別人的木屋怎麼做,解釋結構行為跟材料性質實在是太複雜了一點,不過畢竟是日本人寫的,非常的詳細嚴謹這點一定要誇獎一下。

我心目中的木構書,應該要先介紹從古至今一些木屋的形式,再介紹現在常用的木構造形式,然後去假設最簡單的四支柱子的小木屋是怎麼設計的,為什麼這樣設計,柱子的斷面尺寸是多少,樑斷面尺寸多少,這個斷面是因為防火法規所以放大的,牆面打了交叉斜撐是為了抵抗地震力,上斜的屋頂是為了排水,這類的知識會比較適合用圖解的方式出書。

 

▋ 有沒有什麼其他推薦書籍

如果你打開博客來搜尋木構造,看到的幾乎都是這個作者寫的書-「山邊豐彥」,小弟才疏學淺不認識他,後來查查才知道,他是日本設計木構造的大師,因為台灣的木構建築不流行,所以不再這個行業不太會聽說他的名號。

在台灣比較常聽到的日本建築師會有: 伊東豊雄、安藤忠雄這些大師,他們分別是台中國家歌劇院的建築師跟把清水模發揚光大的建築師。

關於清水模,我們台灣很喜歡學半套,人家的清水模是混凝土澆置拆模後就直接當成裝修面,我們的清水模是混凝土澆置拆模後又做一層類似泥作的加工上去,就搞得有點四不像。

會這樣一個是技術問題、另一個是經濟問題,清水模的單價比較貴,其實想想人家安藤大師是要讓你省裝修費用,阿你直接拿來跟一般模板跟混凝土單價互比,廢話當然也必較貴,

這之後還看到一些亂象,有些人蓋房子直接拿一般俗稱的垃圾模澆置後的混凝土當完成面,雖然說每個人審美觀不同,不過會讓人覺得你是不是沒錢裝修,反而看不出那種氣派或是簡樸的感覺,搞不懂房子呈現的意象是什麼,可能就是業主開心吧。

 

▋ 結語

關於火災方面,設計得當地木構造其實比那些幾十年的老舊公寓安全的多,如果你有興趣了解,可以讀讀別本書。台灣木構造不發達,部分是礙於台灣自身沒有那麼大量的木材的緣故,海運那麼多構件又滿貴的,再加上大部分的人對木材防火耐震的能力都沒那麼有自信,連家人想自地自建都對木構造有這種認知了,就能理解他的知識其實還不是很普及,

博客來:圖解木構造

 

↓↓↓工程先生的臉書專頁↓↓↓
 

嗨,我是工程先生,在營造業工作的菜鳥工地主任。營造業是個資訊很封閉的行業,所有經驗大部分只能靠業內傳承下來,希望盡自己的一點小小心力,把業內的知識及生活分享給大家。我寫的工程相關的文章都整理在此篇 『 工程系列文章總整理』,未來也會繼續更新!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隨手點擊廣告,這筆廣告費會用來支付網站營運,例如虛擬主機、網址費用等。最後,用實際行動支持我的分享,請工程先生喝杯咖啡吧!

看更多相關文章

1 comment

free binance account 2025-03-13 - 21:30

I don’t think the title of your article matches the content lol. Just kidding, mainly because I had some doubts after reading the article.

Reply

Leave a Comment

營造業是個資訊很封閉的行業,所有經驗大部分只能靠業內傳承下來,希望盡自己的一點小小心力,把業內的知識及生活分享給大家。

🤝客製化驗屋包、自地自建諮詢、老屋翻修諮詢、營造業新人訓練計畫、施工計畫書代寫、任何合作&演講邀約請來信:engineeringlifetw@gmail.com

 

@2022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error: 對內容有興趣,歡迎至工程先生粉絲專頁找我喔:)